成都一小区业委会上台即向业主派发941万元“红包”,引发网络关注。这已不是近期首个向业主“发红包”的小区了。不少网友调侃,希望这样的业委会越来越多。
然而,“发红包”就是好小区吗?
小区业主们红包里的钱,来自小区公共收益。小区公共收益是指由小区公共区域的经营所得,包括楼栋电梯广告、路面停车场、小区快递柜等公共空间租赁所得。《民法典》规定,建设单位、物业服务企业或者其他管理人等利用业主的共有部分产生的收入,在扣除合理成本之后,属于业主共有。在上海,比较普遍的做法是将不小于50%的结余补充到维修基金,以及用于提升小区日常的环境与品质。
我想以上海具体小区的案例来讲一讲“公共收益转维修基金”模式——对比外地小区将物业费、公共收益结余以现金返还业主的短期行为,上海的小区普遍选择另一种制度设计:通过向每户业主的“房屋养老金”账户注资,实现公共收益对业主长远利益的托底反哺。
比如建于2003年的上海杨浦区长白新村街道韵都城小区,公共收益八成存入维修基金,四级透明矩阵则守护着小区花出的每一分钱,以制度化、透明化的方式为房屋全生命周期保障提供了可持续方案。
韵都城小区自2022年成立新业委会后,每季度80%以上公共收益都会划入维修基金,三年累计转存399万元;通过持续补充维修资金池,有效避免设施老化导致的“资金荒”,为小区电梯更新、外墙维护等重大改造筑牢经济基础。具体而言,小区在过去三年完成1400余具灭火器的更换、19栋高层智能电梯阻止系统全覆盖、6栋居民楼外立面浮雕加固与幕墙剥落整治以及小区充电桩等一批关键改造。
在这个过程中,小区面貌、民生感受与社会评价整体提升,小区物业治理由之前“拉横幅、打热线”的被动对抗局面转向制度化、数智化、协同化的良性循环,2024年12345热线工单常规物业投诉量较2021年下降了74.4%。
值得一提的是,谈到小区的钱,是否“信息透明”也备受各方关注,公众把领红包视作落袋为安,也有这方面的考量。所以,作为小区的主人,业主们真正期待的是看明白小区的钱“怎么收、如何用”。韵都城小区通过“透明社区”OA、业委会公众号、小区公示栏和公告二维码弹窗等工具的使用,实现了公共收益收支、维修基金使用、划转过程等信息的全透明。
比如“透明社区”OA系统,能实时公示现金流量表、工单台账及工程附件,业主可随时追溯每笔收支;又比如,考虑到公示栏纸质版面有限,不能展示全部内容,业委会又在纸质公告上嵌入二维码,让业主可以通过扫码直链项目清单与资金使用信息,减少大家对资金去向的质疑。
当外地小区在为“该不该发红包”争论不休时,上海已用制度给出答案:小区的公共收益,不在于分光用尽,而在于让今天的每一分钱,都能守护明天的家园。长白新村街道韵都城小区的探索重在“以透明促信任、以规则保长远”,这一治理机制保障了业主长远利益。
淘配网-首选配资炒股网-配资杠杆官方网站-股票怎么配杠杆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