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炎夏日,火辣的阳光不仅带来炙烤感,更潜藏着看不见的健康威胁——紫外线。防晒早已不是爱美人士的专利,而是关乎每个人皮肤健康乃至生命安全的“必修课”,科学防晒不仅是美白的基础,更是预防皮肤老化、降低皮肤癌风险的关键防线。
7月22日,山西晚报·山河+记者采访了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皮肤性病科主治医生乔祖莎,为您带来一份从“为什么防”到“怎么防”,再到“晒伤后怎么办”的科学防晒全攻略。
为什么要防晒?
“以前觉得防晒是爱美的人才做的事,自己偶尔在脸上抹点防晒霜,胳膊晒黑后捂捂就会恢复,现在后悔也晚了。”家住太原市杏花岭区的张女士指着她胳膊上晒伤的斑痕说,她平时很少使用防晒霜,夏天就戴一顶遮阳帽,去年夏天,她的双臂被晒伤,留下的深色斑痕至今未完全消退。
“刚开始的时候是皮肤发红发烫,后来就出现了瘙痒症状,挠着挠着就成现在这样子了。”张女士懊悔地说。乔祖莎表示,在医院里像张女士这样的案例并不少见,“紫外线对皮肤的伤害是累积性的,短期晒伤可能只是红肿,但长期暴晒会加速皮肤老化,甚至增加皮肤癌风险。”
乔祖莎介绍,人体皮肤由表皮、真皮和皮下组织三层组成,每一层都对皮肤的健康起着重要作用。而紫外线根据波长的不同分为UVA、UVB和UVC三种,其中UVA和UVB对皮肤的伤害尤为显著。UVA(长波紫外线)的穿透力最强,可直达真皮层,破坏皮肤中的胶原蛋白和弹性纤维,导致皮肤松弛、皱纹增多、色素沉着,甚至引发皮肤癌。长期暴露在UVA下,皮肤会变得暗沉、衰老。UVB(中波紫外线)主要作用于表皮层,短时间内可导致皮肤晒红、晒伤,严重时会出现脱皮、水疱等症状。
展开剩余70%“很多人以为只有夏天才需要防晒,其实紫外线一年四季都存在,上午10点到下午4点紫外线最强,这个时间段的户外活动一定要做好防护。”乔祖莎强调,紫外线是皮肤晒伤、衰老及皮肤癌的最大元凶。因此,防晒不仅是为了美观,更是为了健康。
如何正确防晒?
防晒作为夏季护肤的“头等大事”,必须做到位。那么什么才是科学的防晒?乔祖莎表示,防晒主要包括物理防晒和化学防晒两种方式,结合使用效果更佳。物理防晒是指通过遮挡或反射紫外线来保护皮肤,出门时,一件透气的防晒衣、一顶遮阳帽、一副防晒墨镜、一把遮阳伞都是抵御紫外线的“物理盾牌”。此外,还可以涂抹含有氧化锌或二氧化钛的物理防晒剂,在皮肤表面形成保护膜,反射紫外线,这类产品温和不刺激,适合儿童和敏感肌人群。
涂抹防晒霜则是“化学防护网”,可以通过防晒霜中的化学成分来中和、吸收紫外线。关于防晒霜的正确使用方法,乔祖莎总结了六点:一是全面,所有裸露的皮肤都应涂抹防晒霜;二是足量,每平方厘米皮肤需涂抹2毫克防晒霜(约一元硬币大小),例如,一张脸需涂抹一元硬币大小的量,单侧上肢需3个硬币大小,以此类推;三是提前,出门前15-30分钟涂抹,确保防晒霜充分成膜;四是顺序,基础护肤后,先涂防晒霜,再涂隔离霜或彩妆;五是频繁,每两小时补涂一次,尤其是在出汗或游泳后;六是清洁,轻薄型防晒霜可用洗面奶清洁,防水型需用卸妆油或卸妆水彻底卸除。
同时,根据所处环境的不同,应该选择不同的防晒霜,日常生活中选择SPF值在1530的防晒霜,这样可以让皮肤清爽水润。如果是长时间在户外活动,就要考虑使用SPF值在30-50的,这样才能更加有效地保护皮肤不被晒黑、晒伤。
“婴幼儿、老年人、孕妇等特殊人群,更应该注重合理防晒,促进身体健康。”乔祖莎提醒,老年人作为骨质疏松高发人群,要接受适宜的阳光照射,但长时间在阳光下活动,仍需采取一定的防晒措施;孕妇应以物理防晒为主,或选择更加安全的物理防晒剂;小于6个月的婴儿不建议使用防晒产品,出门时间选择清晨或傍晚,最好是在紫外线较弱的时段,通过避免阳光照射、衣物遮盖等方式进行防晒。大于6个月的婴幼儿建议以物理防晒为主,避免使用化学成分防晒霜。
晒伤后如何处理?
暴晒后如何判断是否晒伤呢?乔祖莎介绍,晒伤在医学上称为“日光性皮炎”,是皮肤过度暴露于紫外线(主要是UVB)后的急性光毒性反应。轻症晒伤一般在日晒后3-6小时出现,主要表现为暴露部位皮肤出现鲜红色斑片,边界与日晒范围一致,伴明显灼热感、刺痛感,触摸时皮肤温度较高。重症晒伤除红斑、肿胀外,表皮细胞出现坏死,甚至出现水疱、大疱,水疱破裂后形成糜烂面,伴有剧烈疼痛。炎症反应累及全身时,会出现发热(体温可达38-39℃)、头痛、乏力、恶心、呕吐等系统症状。严重时可能继发感染,需及时就医,避免因体液丢失或感染加重病情。
如果不慎晒伤,可采取以下措施进行紧急修复:立即脱离暴晒环境,转移到阴凉通风处,避免阳光进一步照射,防止晒伤加重。若在户外,可使用遮阳伞、防晒衣等物理防晒工具遮挡。同时,用冷水浸泡的湿毛巾或用毛巾包裹冰袋,对晒伤部位冷敷,每次15-20分钟,每日可多次进行。注意避免冰袋直接接触皮肤,以防冻伤。
轻度晒伤可使用舒缓作用的芦荟胶或含有维生素E、积雪草等成分的护肤品,缓解晒伤引起的不适症状。若晒伤较为严重,伴有水疱、糜烂等严重情况,建议及时就医,在医生指导下口服抗组胺药物,外用抗炎、抗过敏等软膏等进行治疗。
乔祖莎提醒,晒伤后的皮肤非常敏感,应避免使用含有酒精、香料或其他刺激性成分的护肤品,避免摩擦、搔抓或挤压晒伤部位,以免加重炎症和损伤。减少沐浴次数,使用温水轻轻清洁,避免使用清洁去角质的产品。
防晒并非夏日限定,而应成为融入日常生活的健康习惯,它防的不仅是晒黑晒伤,更是对皮肤长远的健康投资。无论是物理防晒还是化学防晒,正确使用才能发挥最大效果,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合适的防护方式,在享受夏日阳光的同时,守护皮肤健康。这个夏天,让我们从正确防晒开始,远离晒伤和光老化,拥抱阳光而不惧伤害!
山西晚报·山河+记者 李喜芳
发布于:山西省淘配网-首选配资炒股网-配资杠杆官方网站-股票怎么配杠杆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